觀看完整節目請至Emily老師的快樂芬多精Youtube頻道
當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人對著天空喃喃自語,或是在我們身邊,許多朋友開始變得陌生,讓我們跟以前的他連不太起來,覺得他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變化?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異常,生活中的反常,我們會用什麼樣的心情去看待它?
反常現象使人陌生,失序、沒有分寸界線
失眠讓思緒混亂,降低自我主導能力
我們身邊的人出現「反常」現象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他是不是上了一個怪課?或者是遇到一個奇怪的老師?拜了一個很特別的宗教?以至於他有一種全然不同的改變,這種改變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發現他好像做了很多他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但是現在他突然大膽的去做了,或者是打扮,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人身上,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打扮,就是可能已經40、50歲,可是喜歡16、17歲的打扮,所以這種反差非常非常的大,或者是在描述很多事情的時候,比較會說故事,會把每一個我們覺得很平凡的東西,講成一個好像特別屬於他的一種版本、編排成他的版本,也就是ㄜ我們會好奇他的濾鏡怎麼這麼的童話、這麼魔幻、這麼浪漫?可以把一個這麼簡單的事情講成很浪漫事件。可能別人一種很平凡平淡的言語,卻被他說成是一個極大的讚美,也就是在他的很多行為當中失去了分寸,他與人跟人之間開始沒有界限,我們發現他的聲音可能會變得很高漲,可能會突然大呼小叫?很多的聲音突然變得很少女或者很少男,行為本身沒有太多的界限,開始走走跳跳、蹦蹦跳跳、喜歡碰別人,很喜歡很張揚,喜歡嚷嚷別人的一些事情,特別喜歡參與別人的話題,好比你在跟朋友聊天,他蹦蹦蹦就跑來,講了個什麼,又蹦蹦蹦跑走了,我們開始感覺他沒有太多鮮明的分寸或是界限的感覺。
我們發現反常行為的當下,這個人好像都看不到危險,也就是他覺得什麼事情都是可以的,都是沒有問題的,都是會發生的,話特別的敢講,可能在一個大家很保守的場合裡面,他特別的開放,就像喝醉酒一樣,把心裡很多不敢講的或者點出別人的盤算,或是別人心中的計劃,他開始大聲的把一切揭露出來,我們發現他看不到危險,所有種種跡象都讓我們感受到他開始控制不住自己。
我們平常也會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好比喝醉的時候、連著兩三天沒有睡覺的時候,就會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因為意識、意志力、大腦是沒有辦法運作的,當我們兩三天都沒有睡覺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衝動以及自己會沒有辦法控制及主導身體很多的思考跟行為。
反常是內在顛覆質變的過程
跨越是由外而內追求更美好圖像
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這樣的情形時,會覺得很特別,也就是我們鼓勵一個人應該要改變、做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或者是我們也經常告訴大家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做一些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練習勇敢忠於自己,好像我們又從另外一個角度再告訴大家,應該要勇敢積極的這麼去做。
但其實「反常」跟「跨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道路。「跨越」是尊重自己原來的生活圈裡面所有的一切,但是卻做了一個全新不一樣的自己,舊有的自己,我們依然尊敬、依然尊重、依然保護、依然承認那是曾經的自己,但是「反常」行為的這種人,我們發現他顛覆了所有一切,甚至他開始討厭以前的自己,開始覺得以前的自己是他最不喜歡的,就好像身上的一種排泄物,或者是自己很厭惡的某些東西,急於把它丟棄。
當我們發現一個人是這樣對待過去的自己時,這樣的改變就比較不像是跨越,而是一個很奇怪的「反常」現象,事實上,這種「反常」現象,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內在活動裡面,起了一個很大的質變,不是波瀾也不是波濤洶涌,是一個質變的過程,質變就是我們感覺這個人身體好像住進不同的靈魂,有的人ㄒ會說你到底被誰附身了,但其實就是一種質變,完全否定了過去的自己,希望重新開始去塑造一個你喜歡的自己。
為什麼會這麼的不穩定呢?就是所謂「全新的自己」,他其實沒有太多的根基與根源。有時候我們會想回到故鄉,因為我們會找到以前的自己,通常會找到一些力量,然後就會更清楚未來的路要怎麼去走,知道要跨越哪些東西、知道自己從哪裡來。
但是這樣的反常行為,所有全新塑造的那個自己並沒有這些基礎、根基、來源,所以非常漂浮,非常輕的懸在空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人雖然堅持做這樣的改變,可是他好像又不太有把握,所以就會變得很狂熱,或者是催眠自己,讓自己沉浸在這樣的氣氛裡面。
我們無法真正去努力跨越改善自己,或是一步一步優化自己的人生時,就會想要藉助快速的力量,可能是藥物、可能是宗教、可能是奇怪儀式的改變,會覺得這樣的方法最快。所以有時候「反常」就是因為當走投無路的時候,我們就希望可以瞬間,瞬間讓自己活在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軌道上面。
停止迷失,整頓日常秩序感
回歸生活細微,引領自己持續前行
當我們身邊的人有這樣的反常現象,或者是我們自己也在這樣的狀況裡面時,可能要開始提醒自己鎮定下來,因為想要的一切不見得是最適合我們的,那個可能是我們太急於得到自己得不到的、太急於看見自己一直看不到的,因為走投無路,所以只好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假裝去演,或者非常急躁的透過一個奇怪的定義,奇怪的催眠去取得自己想要成為的自己。
如果我們遇到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這樣的情形,應該要怎麼辦呢?首先,我們的日常真的太重要了,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去看醫生或者去做點什麼,但也許我們旁邊的男生不願意去,包含我們自己,對不對?那我們就告訴自己,當分不清楚什麼是魔幻、什麼是事實的生活的時候,就從最日常的規則開始,好比打掃、把自己的衣服整理好,冬天和夏天的衣服,四季的衣服分門別類的摺好,自己包包裡面的東西把它放好,錢包裡面的錢把它數好,再來最棒的方式就是去檢查「財務」,讓自己知道什麼地方需要支出,什麼地方需要存錢,也就是當我們的日常變得井井有條,非常有秩序的時候,比較不會去脫離現實感,也會幫助我們回到「現實感」,當我們回到現實,回到日常的時候,這樣的情形就會改善。
有時候我們總在某個階段迷失自己、在某個壓力下之後的創傷症候群,或者是在某一個折磨之後,我們開始可能不知道怎麼去擺放我們自己,當我們遇到自己這樣茫然、失落的時候,不要害怕,不要擔心,能看醫生當然要看醫生,但是除了看醫生之外,要好好的幫助自己回到日常,回到現實,回到每一天圍繞在周圍細微而有力量的事情。
當你感覺快要失控的時候,你要抓住你能夠抓住的所有的一切,先站穩自己,接下來要不斷的對自己喊話,要告訴你自己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告訴自己怎麼樣可以救你自己,並且指導你自己,教會你自己回到你的日常,回到生命中最屬於你的軌道,那個最正常、你最喜歡、最愛的自己,而不是那個你最想要,然後有一個奇怪的聲音不斷ㄌ要你去做的那個狂妄的自己。
身處失控邊緣,內心糾結焦慮
無法聚焦於正常邏輯
當我們行走在失控邊緣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裡面住著兩個自己:一個是天使的自己,一個是魔鬼的自己 ; 一個是安靜的自己,一個是狂妄的自己 ; 一個是小心翼翼的自己,一個是不斷的告訴自己跳下去,跳下去的自己,我們要知道,不管是哪一個自己,他住在你的身體裡面,爭奪你的主導權,爭奪所有你的注意力,這兩個自己都不是你,要記得!他們只是你的鏡子,他們只是對你喊話的人,真正的你要趕快活起來,要勇敢的站起來,要知道怎麼去對付、怎麼去交往、怎麼去溝通、怎麼去相處,這兩個都不是你的你。
當我們感受到自己已經在失控邊緣的時候,我們會失去一些邏輯,我們也會沒有辦法聚焦很多事情,所以在日常工作當中就會失去一些注意力,事情就會做不好,就是好像記得這個,然後又想起那個,一件階段性的工作沒有辦法持續的去完成,所以那個時候會覺得好像心思很分散,沒有辦法好好的想一件事情跟做一件事情直到最後,也很容易被干擾,會覺得好像有很多的聲音在腦海裡面,一直不斷的要你去那個地方,然後突然之間又跟你講了一個什麼。
可以想像一下自己是一個「過動」的人,「過動」的人如果不去管「過動」的很多想法時,就會發現他對很多事情都會去做,但是都沒有辦法做完,過動就像一個地震的過程,想像一下我們的大腦就像圖書館,所有的書因為地震灑落一地,完全沒有辦法分類。當我們在一個失控邊緣的時候,有一種類似過動的注意力分散現象,我們知道這個事情我會,但是我不知道從何開始,就像圖書館的書,我知道我有這本書,但是我不知道放在哪裡,我們的大腦這個時候就會呈現散落的現象。
我們在人跟人之間很多的工作溝通或是日常溝通,會發現沒有辦法聽懂對方說話的意思是什麼,就是對方給了你幾個太明確的指令,就是一般談話裡面都會有的很多暗示性訊息,這些暗示性訊息會比較收不到,字面上的意義又連接不太起來,所以就會發現人跟人的相處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突然之間沒有辦法應對、回應,所以別人就會感覺你很空洞,好像魂不知道在哪裡,不確定到底有沒有在聽我說話,整個人是分散的。
我們在描寫失控邊緣的人們時,其實是從正常人的眼睛在看失控的人,不是從失控的人內心深處在看失控狀態,所以有時候一個正常現象的人們在描述的時候就會說你很空洞,我不知道你魂魄在哪裡,或者是我覺得你文不對題,講的都連不起來,你是不是有狀況?這個是從一個正常人的角度去看失控的人。
思緒散亂,慌張應對而選擇逃避
各種被迫害腳本皆是內心等號捏造
但是在失控人們內心深處就是開始一個混亂的過程,起始於一個震盪的過程,圖書館裡面有幾千幾萬本書,把書比喻成記憶,我們很多時候是透過經驗值來判斷、回應很多事情,就是突然有一天地震,把大腦裡面所有的圖書、書籍全部都震倒在地上,散落一地,就像你知道大概是什麼,但是卻找不到那個東西來回應眼前的問題,就會越來越緊張,越來越害怕,失控者本身就會越來越慌亂,種慌亂的感覺就像我們到了國外去,我們聽不懂英文,可能似懂非懂,但就是沒有辦法在很快的時間去回應或者懂對方意思是什麼的慌張感跟緊張是一模一樣的。
有時候我們就會開始逃避,就像在國外,會逃避跟人講話或是對談的機會,至少不要正面對決,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在那個現場的表現是一團混亂,接著就會看到對面正常的人們開始皺起眉頭,露出出現不耐煩的表情,開始出現很多驚訝的訊息,開始看到對方臉上好像有很多的嘲諷,當我們讀到這些表情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慌張,越來越害怕,就會想要躲起來,因此,在失控邊緣的人們,最後選擇的下下策就是躲起來,不要見到任何人,任何一個人的聲音、任何一個應對進退的應答挑戰,對他們都是一個很高很高的壓力來源,因為他沒有辦法組合他的語言、經驗值,以及組合他的判斷,並且在應對回答的時候有一些很好的表現成績。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要試著在失控人們的內心深處去理解他們的感受,真正感受到的東西是什麼?也要能夠去知道,實我們經常用正常人的眼光在檢視走在失控邊緣人們表現出來的一切,以及我們露出很多嫌棄的表情,不管是嘲笑、驚訝,或者是不耐煩,這種很大問號的這些表情,希望我們可以開始有一點點真的提醒,然後開始去降低這些暗示性的表情,才不會帶給正行走在失控邊緣的們,最後一根稻草。
當我們開始躲起來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出現很多的幻想跟幻覺,會開始去想對方到底怎麼想我?他是不是就是說我怎麼樣?就有很多被迫害的假想跟心情,會開始不斷的去冒泡泡,開始去醞釀出來,所以當真的開始選擇躲起來之後,這些幻覺、聲音就會開始慢慢出現在我們的腦海裡面,去做一些假設性的劇情來符合你的慌張。其實這些幻覺有時候真的不要多想,一個人的心裡有多慌張,就會想出一個配合這樣慌張的劇情來畫上等號。
正常人也會這樣的!當我們懷疑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是會把某些人的行為假想成某個劇本,來符合我懷疑的狀況吧,好比說可能懷疑先生外遇,我們自己就會去捏造一個,可能他就是怎麼樣,然後這個懷疑的故事來符合我們心中的懷疑,或者是我們去看一個明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是看了他片段的某些報道,我們就去捏造了一個故事來告訴自己說:對呀,他就是怎麼樣。
所以其實正常人也會這樣的。
擁有幫助自己回歸現實的能力
方法1. 恢復日常規律作息
失控邊緣的人們,他們其實也是這樣,他們也會躲在角落裡面,當做自己可以不用去直接面對這些壓力,但慌張沒有消減、焦慮沒有消減的時候,就會去幻想人們,開始產生很多的故事性,他自己想出來的被迫害的情景。如果我們是那個人,要記得,不要躲起來,要走出來,也許告訴自己,不用逼著自己去跟人們相處,但是每一天一定要好好的在公園散步,好好運動,好好吃飯,可以不要跟人們相處,但是要走在人們的邊緣,好比去吃早餐的時候,不用跟老闆娘打招呼,就乖乖的吃早餐,去搭搭捷運,行走在看似與自己無關的人世間,要開始透過每一步的正常走路,每一步正常的呼吸,每一餐正常的飲食來告訴自己,在這個日常裡面你並沒有脫離,也沒有脫鉤,越是這樣做,這種幻覺跟幻想就會降低一點,不會減少太多,但是會逐漸慢慢降低。
方法2. 透過書寫、繪畫、吶喊,釋放內心感受
拿一張紙筆,把覺得被迫害的所有一切,用紙筆試著把它寫出來,當你開始寫下來的時候,就會鬆一口氣,心裡的機轉就像我們在寫日記一樣,我們有時候罵一個人,但是寫著寫著,突然之間氣也就消了,這就是表達我們情緒一個很棒的管道,可以透過書寫或是透過繪畫,畫什麼也沒有關係,寫的時候也不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寫什麼,不要侷限,自然、自由的去把它寫出來,再爬到山上,或者爬到任何一個大家聽不到的地方,大聲的呼喊,用力的去罵,一個人都無所謂,就到任何一個空曠的地方都可以,在浴室裡面都沒有關係,就是喊出來、寫出來,不要放在心裡,去製造一個跟自己心情同樣慌張的、被迫害的故事性來符合自己的焦慮、擔心、壓力。
方法3. 嘗試閱讀,沈澱心的動盪
例如很多人生哲學的經典或者是宗教的經典,我以前也都會鼓勵我的個案,讀《伊索寓言》或是童話故事,去讀並且感受這些事情,簡單的人生的哲學、簡單的詞彙、簡單的故事、簡單有力量的一切,去讀童話故事,試著把它念出來,就會發現慢慢平靜,如果你覺得宗教經典對你也很有幫助,也許《心經》、《金剛經》、《聖經》,都是很好的,像我最喜歡的《荒漠甘泉》,或者是先知系列很多的閱讀,我覺得都是很好的。
不干擾而高度尊重的「陪伴」
用耐心給予最穩定的支持
當我們自己是這樣的時候,你可以這樣幫助你自己,畢竟你一定要對自己喊話,還在失控的邊緣,還沒有真正的失控,但是如果我們是身邊的朋友,也一定要記得當我們身邊的人躲起來了,不要急著把他拉出來,只要正常的在他面前出現,正常的規律作息,也就是每天都要讓他看到你、經常的看到你,但是不要去勸服,也不要去安慰,讓他每天看到你,每天持續做正常的事,正常的拖地,正常的洗衣服,正常的煮飯。
當他們躲在角落的時候,要從試著從對方的眼睛去理解,對方需要看到所有規律的一切,不要花那麼多的力氣一直要勸服、勸導,或者是告訴對方這樣不行,一定要走出來、要去呼吸陽光或者是什麼,其實我們只要讓他在一個有陽光的房間,真的很正常、很如常的,開開風、打開窗戶、不要去打擾、打開房門,讓他知道房門外一切運作正常。
「陪伴」是一種不干擾而高度尊重的陪伴,「陪伴」是一種不要去控制它,一種高度保持距離,但是又見得到,可以關心到彼此的高度尊敬,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樣的陪伴,其實人就會慢慢的好起來,好起來的時間不一定,但是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波動,就像我們牙齒痛一樣,吃一顆藥會立刻消炎,可是消炎藥吃完了,又會開始慢慢痛起來,可能要連續吃一週或者是兩週的消炎藥,不過你會感覺到每三天、每五天它就好一點點,還是會痛,還是要吃藥,但到了第二個禮拜,不吃藥時的狀況,又會好一點,這需要很大的耐心。
在耐心當中,如果我們試著不要去掌控對方,不要有一種企圖是希望對方要立刻好起來、立刻歡笑,當對方立刻好起來,只是滿足我們自己又解決了一件事情,當我們覺得他是個心理負擔,當我們覺得他是個問題,我們就急著想要解決他,愈急著想要解決,我們就會希望他用最快的方式好起來,而好起來的最快方式就是用「命令」或是指導的方式。
穩定前行的步伐與節奏
體會規律漸進的速度感
要記得,對方可能生病了,生病的人是無助的,對方沒有辦法立刻笑給你看,也沒有辦法立刻恢復正常,它要慢慢的一點一滴修復,在修復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能夠像機器一樣,一下子就組合好,就要它會動的,「修復」就像修復一棵樹,當我們修復了兩個步驟之後,得有兩個禮拜的時間讓它長出來,就像修復我們的身體一樣,幫他上藥,清創了之後,得有三天的時間讓身體把肉給長出來,等肉長出來,再做第二階段的修復,再做第三階段的修復,在修復的過程當中,不像修理機器,需要有一段長出來的過程,慢慢在長,當每一個階段慢慢的長出來之後,就會發現好起來了,好起來的徵兆就是願意吃飯、有食慾、願意看見陽光了,你也覺得陽光好美麗。願意開始講話,因為覺得人們開始友善了起來、願意開始走出房間、走出戶外,因為對方覺得這個世界好起來了,我們會感覺到它真的恢復了,它真的健康了。
有時候我們只會從自己的角度來修復我們想要修復的,但是當我們真的住在這個人的心裡面,我們就會知道這一切是多麼的困難,但是要很有很有耐心,只要有耐心,它會再長出來的,它會再好起來,一切都會開的更漂亮,而且還有很棒很棒的香味。
我們來到地球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節奏都是不一樣,每一朵花,每一棵樹生長的速度都不一樣,每個人有每一個人的節奏,我們的失控都來自於被統一一個節奏,被規定規範在同樣的節奏裡面,在統一的節奏裡面,很多人就亂掉了,很多人就失去他自己本來的步伐了。
要記得哦!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生命的節奏,尊重每一個人生命成長的速度,我們就能夠在每個人身上看見開出來的最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