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看懂三大關鍵資源】職能治療、心理諮商、心智力訓練有什麼不一樣?孩子需要的是哪一種?

當孩子出現發展遲緩、情緒、人際困難等狀況時,許多爸媽都會被建議「去做職能治療」、「可以安排心理諮商」、「心智力訓練對他很有幫助」但這些建議到底在說什麼?是重複的嗎?可以互相取代嗎?還是三個都要?
這篇文章就來幫大家一次梳理清楚,讓你找到適合的教育資源。

🟦 職能治療:幫孩子把「做得到」的能力練起來

職能治療專注於提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各項功能能力,職能治療師會針對孩子的發展狀況,透過遊戲、器材操作、生活情境模擬等方式,幫助他們「做得到、做得好、做得穩」。例如:

  • 精細動作(如握筆、剪貼、穿扣子)

  • 感覺統合(對聲音、觸覺、動作的調節)

  • 注意力與動作規劃

  • 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手)

✅ 適合的孩子:動作協調差、感覺過度敏感或遲鈍、自理能力弱、注意力不穩定等。

🟩 心理諮商:幫孩子釐清情緒、理解自己

心理師的角色更偏向內在探索與情緒理解。當孩子表現出過度退縮、憂鬱、焦慮、壓力反應強烈、或有創傷經驗時,心理諮商可以提供:

  • 一對一談話或遊戲方式,建立安全感與信任

  • 理解與表達情緒

  • 建立自我認同、自信與情緒調節策略

  • 探討人際、依附或家庭互動等深層議題

✅ 適合的孩子:情緒容易崩潰、害怕上學、退縮社交、對自己常有負面想法,或歷經重大變故的孩子。

🟧 橙智心智力訓練:幫孩子強化情緒管理、行為控制與人際社交力

橙智的心智力訓練基於五大心智表現系統,這些系統相互影響,幫助孩子在各種情境中發揮最佳表現:

  1. 動力系統:​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提升學習與行動的主動性。

  2. 加速系統:​強化孩子的學習速度與效率,促進快速掌握新知識。

  3. 平衡系統:​協助孩子在情緒與行為上達到穩定,避免過度反應。

  4. 控制系統:​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專注力與自律性。

  5. 轉化系統:​引導孩子將所學應用於不同情境,靈活應對各種挑戰。

訓練以一對一或是小團體互動進行,透過遊戲與實際互動,讓孩子「玩中學」,練出表達力、合作力與情緒控制力

✅ 適合的孩子:容易衝動、坐不住、情緒容易爆炸、人際衝突多、不懂得情緒調節的孩子。

📊 三者比較一覽表

項目🟦 職能治療 🟩 心理諮商 🟧 橙智心智力訓練
核心目標提升生活功能與操作能力處理情緒困擾、心理壓力、內在創傷建立孩子學習力、情緒力、社交力
著重面向精細動作、感覺統合、自理能力、注意力情緒理解、自我覺察、依附關係、深層內在探索情緒調節、行為彈性、專注力、合作力、社交互動
適合對象動作協調差、感覺敏感、不會自理的孩子情緒壓力大、焦慮害怕、自責退縮、情緒低落的孩子衝動控制差、坐不住、情緒容易爆炸、人際衝突的孩子
操作方式一對一操作性訓練,評估與治療目標表一對一晤談、遊戲投射、心理評估一對一/小團體互動、動態活動設計、即時行為引導與反饋
訓練工具積木、感覺刺激器材、剪貼遊戲等精細訓練器材沙遊、繪畫、對談、心理量表闖關遊戲、任務卡牌、輪流等待活動、角色互動挑戰等
成效表現能力增強可見(如握筆穩定、穿衣熟練)心理狀態改善需中長期觀察與追蹤行為穩定、情緒改善、生活參與度提升可短期觀察到變化
執行場域醫療/復健機構心理諮商所、醫院精神科教育訓練機構

🧭 該怎麼選,對孩子最好?

這三者並非彼此排斥,而是各自針對不同面向發揮專長。

孩子狀況建議優先資源
動作笨拙、生活自理困難職能治療
情緒低落、退縮、焦慮、不願參與心理諮商
易衝動、坐不住、情緒不穩、人際衝突多心智力訓練
多重問題混合可先做行為檢測或專業評估後搭配進行

🔎 延伸推薦|如果你也想知道孩子在哪裡需要幫助…

與其在生活中不斷試錯,不如從一次精準的觀察開始。

【橙智學習行為檢測】透過遊戲與互動觀察,深入了解孩子在情緒、人際、語言與專注等多方面的真實反應,幫你找出他說不出口的卡關點。

👉立即預約行為檢測 
👉人際情緒訓練>>瞭解更多
👉幼兒/兒童心智力一日營>>瞭解更多

加入官方Line 台北:@sotpe新竹:@sohsc

延伸閱讀

後續提供服務內容

歡迎加入橙智Line@洽詢

Scroll to top
Call Now Button